1

News

地址:

电话:

利来国际旗舰厅
当前位置: > 利来国际旗舰厅 >

南华期货2022二季度钢矿展望:通胀预期下,需求将迎来检验

日期:2022-09-22     浏览: 次   编辑:admin

html模版南华期货2022二季度钢矿展望:通胀预期下,需求将迎来检验

  文:南华期货 顾双飞 周甫翰

  摘 要

  钢材:仍将在“强预期、弱现实”的情况下继续运行一段时间,复产周期下,炉料端成本支撑显著,钢材易涨难跌。但后期疫情退去,市场将对需求的成色进行检验,第二季度预计地产端仍弱,“强预期”将迎来考验。预计走势是冲高、见顶震荡、回落为主。

  铁矿石:第二季度铁矿石将走完钢厂的复产周期,迎来对需求成色的检验。第二季度铁矿石的供应是边际宽松的。但供应担忧,通胀预期仍在,运价在底部支撑。预计第二季度铁矿石仍以上涨为主,但是上涨的的动能是不断减弱的,并且顶部风险不断积累,在面对需求成色的检验时,或迎来拐点。预计走势是冲高、见顶震荡、回落为主。

  风险点:疫情反复;限产政策放松,高利润导致的钢厂集中复产;房地产政策再度收紧;四大矿山减产;澳煤全面通关;蒙古疫情反复;山西环保检查加严。

  第1章 钢材

  1.1. 行情回顾

  2022年第一季度是黑天鹅频发,世界局势颇为动荡的一段时间。黑色系商品的走势也颇为动荡,特别是炉料的价格波动在放大。国外,外部通胀加剧,加息预期上升。俄乌战争爆发,导致资源供给失衡,全球能源危机不断发酵。国内,疫情散发,经济受到冲击,但同时“宽信用,稳增长”政策提振市场信心,政策筑底,预期不断加强。

  基本面上,截止到3月24日,2022年第一季度日均铁水产量为214.32万吨,较2021年同期减少12.26%。

  螺纹钢方面,第一季度总产量为3006.27万吨,同比减少17.97%,总需求量为2250.39万吨,同比减少约10.9%,总库存峰值为1320.7万吨,较21年峰值同比下降27.9%。螺纹钢处于一种低产量-低需求-低库存的总基本面格局中。3月24日,目前螺纹主力期价5000元,去年同期期价4800元,同比高4.2%,估值偏中性。

  热卷方面,第一季度总产量3395.61万吨,同比减少6.26%,总需求量3353.52万吨,同比减少4.42%,总库存顶点为377万吨,较21年峰值同比下降15.47%。热卷也是处于一种低产量-低需求-低库存的紧平衡的基本面格局中。3月24日,目前热卷的主力期价为5180元,去年同期期价为5160元,同比高0.3%,估值偏中性。

  从库存来看,第一季度正好走完了螺纹钢季节性累库周期。从周度数据来看,螺纹钢从2021年12月31日那周开始累库,2022年3月4日库存达到顶点开始去库。从需求量来看,螺纹钢在12月后进入季节性淡季,在春节假期需求跌入最低点后,在节后工地复工后需求季节性回升,但是受到疫情的干扰,目前需求量有所回落。从产量来看,螺纹钢产量自去年“双碳”政策提出后,钢材产量一直被压制,粗钢产量被划定了上限,螺纹钢的产量只为往年的85%左右。

  一季度的螺纹钢主力合约期价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22年1月1日-2022年2月11日,从阶段性最低点4265元,一路上涨到2022年2月11日的阶段性高点5034元,期价再次突破5000元。此后进入第二阶段的震荡,先是震荡阴跌到了2月25日的阶段性低点4525元,之后一路反弹,于3月7日再次突破5000点的前高,并在3月8日达到了5100点的新的阶段性的高点。在达到阶段性高点后再次回落整理,截止3月24日螺纹钢期价仍在试探突破前高中。

  第一阶段的上涨,主要是在交易低产量+低库存+高预期的逻辑。需求处于季节性低位,宏观层面的宽信用的利好政策不断。1月7日,财政部消息,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举措,审慎研究有关政策出台。1月21日,多家银行支持房地产并购融资。2月中旬开始陆续有城市有降低房贷利率等刺激地产消费端的利好出现。

  第二阶段的震荡调整。

  首先是2.12-2.25这段时间,发改委密集监管铁矿石,铁矿石上涨势头被强压。2月11日,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称将派出联合调查组对交易所、港口进行监管调查。2月15日,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和证监会发出联合提醒告诫部分铁矿石贸易企业的公告,不得恶意炒作。2月17日,联合调查组赴青岛港调研,告诫贸易企业释放高库存,核查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2月23日,两部委联合开会,研究缩短铁矿石免堆期、提高港口囤积成本的工作。2月28日,两部委赴大商所进行调研,排查铁矿石期货、现货异常交易情况。随着监管的深入,铁矿石的价格不断回落,但是回落的幅度在缩小,这说明市场已经对强监管的预期进行了定价。“稳增长”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过高的原料价格显然是不利于下游经济的回暖的,所以强监管可能会维持全年。

  然后是2.26-3.8这段时间,俄乌战争爆发,引发市场对铁矿石供应的担忧。同时,钢厂季节性复产确定性强,炉料补库需求刚性大,带来包括铁矿、焦煤焦炭的价格强势上行。炉料价格的上涨抬升了钢价。2月26日,乌克兰关闭了黑海航道,黑海油轮航运价格上升90752美元至107382美元。俄乌战争在海上也同时进行,2月26日,俄海军击毁8艘乌舰艇。3月3日,一艘爱沙尼亚货船在黑海海域触碰水雷沉没。3月5日,俄军进攻港口城市敖德萨。目前整个黑海航运处于停运状态,引发了市场对铁矿石供应的担忧。2021年乌克兰铁矿石产量8000万吨,出口量4000万吨,俄罗斯铁矿石年产量约1亿吨,出口量2400万吨,预估影响到的铁矿石供应量约为1亿吨。但后来俄乌之间逐渐释放和谈信号,并且市场已经逐渐将俄乌战争的影响定价,俄乌战争的影响对钢价逐渐减弱。

  最后是,3.9-到目前这段时间,多空交织,走势震荡。俄乌之间逐渐传来缓和的趋势,并且国内工地复产复工的进行,现实的需求较弱,并且疫情逐渐严重,市场逐渐从预期交易转变为国内交易上。3.9-3.14这段时间,钢价以下跌为主,主要有以下原因。黑色在迎来罕见的6连涨,又较大的回调风险,在3月8日迎来回调。同时不断发酵,确诊+无症状感染者人数从2月中旬的不足100人,上升到3月9日的963人,再激增到3月14日的5154人。同时,需求恢复也不理想,需求量仅为往年同期的80%。3月14日,2月的社融数据大幅不及预期,其中新增中长期居民贷款减少459亿元,同比多减4572亿元,居民购房意愿仍较差。3.15后,受到政策的稳预期的托底,钢价市场预期有所回升。3月16日,国务院召开会议,要稳定经济预期。财政部发布公告,延迟房产税的试点推广。钢价从底部有所回升。目前,疫情在国内仍处在多点爆发的阶段,现实需求较弱,房企资金不足的情况短期难以缓解,但稳增长的预期暂时难以证伪,因此钢价短期内在多空交织下,受炉料价格影响被迫抬升,围绕钢厂利润震荡向上。

  热卷的走势与螺纹相似,下面从卷螺差的角度来复盘热卷的相对估值。

  从2021年12月底开始至2022年2月21日,卷螺差一直处于70-130之间的低位,并且低于卷螺轧制成本150元。这段时间内地产的稳增长预期较强,而热卷供需双弱。

  2.22-3.4日,卷螺差首先从低位反弹,在俄乌2月24日开战以后,俄罗斯受到制裁,欧洲的热卷价格暴涨,而中国的价格处于低位,于是很多买家向中国寻找出口替代,出口机会向好。卷螺差也从115左右的低位迅速拉涨到369的高位。

  3.5后,螺纹钢受到地产稳增长预期加强的影响,估值有所上升,导致卷螺差从高位迅速回落。但近期,受到疫情加重的影响,制造业受疫情影响小于地产,卷螺差有再次扩大的趋势。之后的卷螺差,可能还是围绕地产预期上下波动。

  1.2. 强预期:稳增长、宽信用作为政策底

  “稳增长”和“宽信用”都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稳增长”更多的是指财政政策方面,而“宽信用”更多是货币政策方面。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奠定了2022年稳增长基调,明确在三重压力下,“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各地也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多地在两会中明确表示要在2022年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重大项目,适度提前布局基建,以实现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3 月 16 日,刘鹤主持召开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中提出,关于宏观经济运行,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会议强调,有关部门要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金融机构必须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稳增长政策将会持续发力,宽信用传导仍需时间。国务院金融委会议中对经济形势的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的经济恢复依然面临压力,后续将会有更多稳增长政策出台以振作经济。会议中提到:“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并对房地产企业的意见表明稳定房地产的重点在于促进优质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重点项目,助力化解风险,通过行业转型来恢复消费者的信心。会议中对各部门出台有关政策的方向做出了明确要求,收缩性政策的出台将受到一定限制,积极的财政政策预计将继续加码,市场总体向好的趋势是基本确定的。

  具体拆解来看,首先,“稳增长“方面,预期今年的财政政策更为积极。特别是在基建端,政策发力的预期在增强。

  1-2月公共财政收支节奏均较快。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4.6万亿元,同比增长10.5%,1-2月公共财政收入已完成全年预算的22%。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3.8万亿元,同比增长7%。

  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大幅上升,主要受专项债前置发行影响,1-2 月政府专项债 9719 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453%。

  1-2 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38227 亿元,同比增长 7%。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 3896 亿元,同比增长 4.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34331 亿元,同比增长 7.3%。分项来看,基建类支出增幅较大,城乡社区支出同比 7.6%,交通运输支出同比 14%,教育支出同比 9.1%。社保和就业支出总比 4.8%,卫生健康支出同比 4%。

  第二,“宽信用”货币政策趋势性放松,更多是对地产端的一个利好。

  我们可以看到,整体的利率水平是在下行的,并且从2月下旬以来,各城市的房利率纷纷下调,“宽信用“在地产端目前更多的是刺激消费端。

  从近期的有关地产的政策的措辞中也可以看到,政府对于地产端,目前还是以稳为主,在稳定房价的预期,避免发生地产的“硬着陆”。从各个城市的具体措施来看, 近期各地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满足合理住房需求。

  其一,下调首付比例。这类城市包括佛山、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也包括南宁、昆明等省会城市,还包括重庆这类的强二线或新一线城市。重庆对满足1年社保要求的购房者,首套房首付比例可以降低至20%,二套房首付比例可以降至40%。

  其二,下调房贷利率。这类城市主要包括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如北上广深、合肥、杭州、苏州、郑州等。目前深圳首套房按揭利率下调至4.9%,二套房利率下调至5.2%。

  其三,公积金贷款限制放松,主要体现为贷款额度的增加和公积金首付比例的下调。在公积金贷款上放松的城市以二线或更低线城市为主。如马鞍山、玉林、北海、绍兴、东莞、中山等。

  1.3. 弱现实:经济现实不容乐观

  弱现实是指国内国内地产需求疲弱,居民消费走弱的情况。从目前来看,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一方面,地产仍处于去杠杆周期,地产端资金不足,新开工项目减少,自身驱动较弱;另一方面,国际局势动荡,商品价格快速上涨,通货膨胀抬升,成本抬升降低需求,整体消费不足,经济动能下降。

  首先是地产方面。地产端在去年9月份以来,房企的信贷融资口的收紧,使得高杠杆运作的房企纷纷走入困境。以恒大为代表的头部房企“暴雷”、违约频发,市场信心降入冰点。房地产行业面临的问题相对复杂,当前房地产行业流动性压力较为普遍,而房地产行业又对宏观经济以及金融体系影响巨大,仅仅依靠部分城市限购限贷的放松似乎难以完全化解行业的流动性问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指标来观察地产端的情况。

  从总的贷款余额的趋势来看,地产在2016年的贷款余额的同比增速达到顶峰,之后的增速有所放缓,目前处于个位数的增长,处于去杠杆的周期。我们将各项贷款拆分成房地产贷款和其他贷款。房地产贷款是指的广义房地产贷款,包括居民端,企业端。受房贷集中度调控影响,房地产贷款增速不断下滑。2020 年下半年以来,房贷增速已低于各项贷款增速,2021年以来房贷增速进一步下滑,金融机构房贷集中度明显下降。除房地产贷款外,其他贷款增长较快。截至 2021Q3,各项贷款增速为 11.9%,房地产贷款增速为 5.3%,扣除房地产贷款后的其他贷款增速为 14.5%,连续 4 个季度不断上升。因此信贷需求之所以弱,主要是受到房贷大幅下降的拖累。

  政府的土拍收入可以看作是观察地产周期的前置指标。政府性基金收入增幅大幅下降,主要受土地出让收入下降所致,1-2 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7922 亿元,同比下降 29.5%。这表明当前开发商的投资意愿仍然不足,土地市场升温尚需时间。

  地产的终端需求数据也在边际走差。地产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增速持续下滑,新开工面积在2021年7月进入负增长后,负增长的幅度在不断加深。竣工面积的增幅也在收窄,在2022年1月也进入负增长区间。同时,商品房在2021年6月后持续累库,并且累库幅度在近期有所上升。因为土拍数据也不理想,预计糟糕的地产情况将持续,地产还在探底阶段,底部还没筑牢。

  具体来看房企的情况,上市房企的情况可能比宏观数据更为糟糕。2021年四季度以来,境内地产债的展期明显增多,涉及阳光城、恒大、花样年、龙光等房企。地产债展期方案主要包括延期支付利息、延期支付本金、增加担保措施等。展期期限多为6个月、1年或2年。也有像祥生这样的房企,在展期后也无法兑付利息,构成实质性违约。

  如果说恒大的暴雷代表的是三四线以下城市需求的见顶的话,那么以融创为代表的房企,基本盘在一二线城市,也不容乐观。2022年1月至2月,融创的销售额同比2021年下降了27%,销售额不足去年的75%,又不能找银行贷款,融创的现金流十分吃紧。3月25日,融创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债券利息无法按时兑付的公告。融创在2020年发行的一款余额为40亿元的债券以及2021年发行的余额为20亿元的债券均无法在4月上旬按照先前约定支付给持有者利息。融创债券的价格也从99.1元暴跌至36.5元。

  其次是消费端。目前消费端有两大压力,一是国内的疫情肆虐,对居民收入造成不利影响,二是通胀加剧,特别是输入型通胀,将对长期需求和全球经济复苏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是国内的疫情,自3月以来,疫情在国内有多点爆发的态势。确诊人数有指数增加的势头。特别是上海,截止3月底,上海的疫情有失控的迹象,作为全国的金融、贸易中心,对全国的经济都有负面影响。目前疫情还在发展阶段,疫情防控措施也保持严格的态势,难言转折点的到来。

  企业经营分化加剧。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小型企业的PMI在荣枯线下呈现回落趋势,相比之下,大、中型企业的PMI多数时间位于扩张区间。今年以来,小型企业经营收缩速度加快,与大、中型企业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

  最后,服务业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服务业是就业的大头,从PMI数据看,目前制造业的就业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但是服务业在去年8月降至低位后尚未显著改善,同制造业的差距也较为明显。总之,居民的收入、就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好转才能为消费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点是通胀的高企,全球性货币紧缩预期加强,经济增长预期回落。特别是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原油价格暴涨,带领各类大宗商品走强。美国、欧洲通胀压力高企,货币政策收紧。

  3 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毫无悬念地宣布加息 25BP,正式开启加息路径;对于经济前瞻,美联储下调经济增速,并上调通胀预期;对于未来的政策路径,委员们大多认为需再度加息 6 次,鲍威尔进一步表示若通胀超预期,则有望加快加息进度,且五月议息会议将开启缩表。在美联储大幅强化货币收紧预期的同时,英国央行也再度上调基准利率,同时欧央行官员对 2022 年货币政策的态度也明显转鹰。受此影响,欧美国债收益率水平显著走高。收紧的货币,高企的原材料价格,对于全球经济的需求产生了不利影响。

  1.4. 钢材第二季度展望

  第二季度钢价预计仍在强预期、弱现实中博弈,并将迎来对需求成色的检验。

  强预期仍会维持一段时间。第二季度稳增长的政策会继续加码。3月15日央行并没有选择降息,政策的空间将留给后期。在疫情愈加严重的情况下,国家想保住5.5的增长,那么必须稳住地产端,使得地产软着陆。从目前的信息来推测,预计第二季度会有部分地产企业破产重组,由资信良好的国资来接手其资产和项目,资金主要用于竣工端,新开工面积难以增长。

  同时通胀将在底部支撑钢价。一是炉料基本面仍较强。按照惯例来看,铁水产量将在6月中旬见顶。第二季度前半段,原料端一直会走补库的逻辑。尤其是焦煤焦炭,也就是铁碳合金中的碳元素的预计在第二季度持续紧张,国产增量较少,蒙煤虽有增量但对于需求仍杯水车薪,中蒙铁路也要在7月通车。俄煤供应量也难在第二季度有起色。炉料的价格很难在6月之前见顶,第二季度前半段还成材价格受到炉料通胀支撑的确定性较大。钢价在成本抬升过程中围绕钢厂利润的中枢弹性上升。二是第二季度油价预计仍在高位。原油、燃料油价格维持在高位,导致运价高企。

  第二季度将进入对需求的检验。由于疫情的影响,需求的启动推迟到了4月中下旬进行。需求被延后,但是钢厂补库需求较为刚性,因此预计钢厂利润持续走低,直到需求真正启动后才可能会有起色。下游的需求,目前来看,基建端较强,地产端较弱。特别是地产端,仍处于下跌的状态,还未到达底部。预计第二季度需求仍难有起色,一是因为地产端仍未筑底,二是因为稳增长的政策传导需要力度。在需求检验的过程中将对“强预期”进行检验。

  因此总的来看,第二季度的成材价格将在“强预期、弱现实”中继续运行一段时间,钢价仍受到炉料通胀影响被抬升,但在迎来需求成色检验后阴跌调整。预计走势是冲高、见顶震荡、回落为主。

  第2章 铁矿石

  2.1. 行情回顾

  2022年第一季度的铁矿石的走势颇为动荡,整体来看震荡上行。铁矿石在2021年11月19日的509.5元筑底后,一路震荡上行,截止写稿时的3月29日,铁矿石期价已经突破了阶段性前高,多头强势。一季度铁矿石的期价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10日,尊龙凯时,铁矿石期价延续前势一路走强。一是因为前期铁矿石超跌,估值过低,有估值恢复的需求;第二是稳增长预期有所恢复,铁矿石远期需求向好。

  第二阶段是2月11日-2月22日。铁矿石从底部回升势头较快,从2021年11月19日的509.5元上升到2022年2月11日的845元,已经涨了66%。而且现货端囤积居奇的势头有所显现。而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就在于稳增长,而原料价格的过快上涨显然是不利于下游需求的转好的。于是我们看到监管层密集监管铁矿石,铁矿石上涨势头被强压。2月11日,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称将派出联合调查组对交易所、港口进行监管调查。2月15日,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和证监会发出联合提醒告诫部分铁矿石贸易企业的公告,不得恶意炒作。2月17日,联合调查组赴青岛港调研,告诫贸易企业释放高库存,核查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2月23日,两部委联合开会,研究缩短铁矿石免堆期、提高港口囤积成本的工作。2月28日,两部委赴大商所进行调研,排查铁矿石期货、现货异常交易情况。随着监管的深入,铁矿石的价格不断回落,但是回落的幅度在缩小,这说明市场已经对强监管的预期进行了定价。

  第三阶段是2月25日到现在,铁矿石重新恢复到上涨轨道上来。俄乌战争爆发,引发市场对铁矿石供应的担忧。同时,钢厂季节性复产确定性强,炉料补库需求刚性大,带来包括铁矿价格强势上行。2月26日,乌克兰关闭了黑海航道,黑海油轮航运价格上升90752美元至107382美元。俄乌战争在海上也同时进行,2月26日,俄海军击毁8艘乌舰艇。3月3日,一艘爱沙尼亚货船在黑海海域触碰水雷沉没。3月5日,俄军进攻港口城市敖德萨。目前整个黑海航运处于停运状态,引发了市场对铁矿石供应的担忧。2021年乌克兰铁矿石产量8000万吨,出口量4000万吨,俄罗斯铁矿石年产量约1亿吨,出口量2400万吨,预估影响到的铁矿石供应量约为1亿吨。同时,俄罗斯受制裁也引发对油价供给的担忧,油价暴涨,3月7日一度突破了130美元。油价暴涨也带动了运价的上涨,对铁矿的成本有强支撑。但后来俄乌之间逐渐释放和谈信号,并且市场已经逐渐将俄乌战争的影响定价,俄乌战争对铁矿价格的影响逐渐减弱。3.9-到目前这段时间,俄乌之间逐渐传来缓和的趋势,并且国内工地复产复工的进行,现实的需求较弱,并且疫情逐渐严重,市场逐渐从预期交易转变为国内交易上。3.15后,受到政策的稳预期的托底,市场预期有所回升。3月16日,国务院召开会议,要稳定经济预期。财政部发布公告,延迟房产税的试点推广。目前,疫情在国内仍处在多点爆发的阶段,房企资金不足的情况短期难以缓解,但稳增长的预期暂时难以证伪,钢厂季节性补库需求较为刚性,原料端多头较为强势。

  下面来看基本面。

  供应端上,受到天气影响,澳巴处于季节性低位,同比往年发运量也略低。2022年第一季度澳巴19港发运总量为23964.6万吨,同比2021年第一季度的24789.9万吨减少约3.33%。到港量也反映了发运量的变化,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45港到港量为24391.5万吨,较2021年同期的25227.4万吨减少约3.32%。根据钢联样本数据, 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铁矿石发运量30210万吨,同比2021年同期的31862.5万吨下降1652.5万吨,下降约5.2%。澳巴发运量减少约900万吨。乌克兰自开战后发运量一直为0,2021年乌克兰铁矿石出口4000万吨,通过海运发货量2400万吨,俄罗斯出口量2000万吨,第一季度俄乌影响出口量约500万吨。目前黑海还是停运的状态,若战争延续,则预计第二季度影响量在800万吨以上。但按照四大矿山的计划来看,今年的铁矿石供应总体还是偏宽松。预计第二季度的发运量会有所上升。

  需求端上,由于铁水产量同比减少,铁矿石日耗同往年相比较低,但同样在历史性回升中。特别是库销比(可用天数)这一块,特别是在近期,2022年3月疫情加重以后,物流中断,钢厂补库困难,钢厂可用天数加速下滑。虽然疫情影响了物流,但是钢厂补库需求较为刚性,铁矿的短期需求弹性仍较为刚性。

  库存端来看,钢厂库存季节性下降,库存属于历史中等水平。港口库存虽从顶点去库,但仍属于历史最高位水平。预计第二季度铁矿石继续去库,但是库存水平仍在较高位置。

  2.2. 运价:不可忽视的成本抬升

  铁矿石的需求端我们已经在钢材部分讨论过了,这边就不再赘述。我们关注一个被市场不怎么关注的,但是在铁矿石成本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运价。

  一季度国际航运市场运行好于预期,总体呈现“运价高于去年同期,经营成本整体 攀升,港口拥堵近期加剧”的特征。低硫燃油成本较 2021 年一季度上涨近 60%,达历 史最高水平,船舶保持相对低速航行,但经营成本仍显著攀升。特别是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出现了较为快速的上升。3月14日BDI跳涨到2727点,比2月24日的2187点上升24.69%,运价到达了今年以来的新高。 3月11日巴西、澳洲至中国的铁矿运价分别为30.78和11.909美元/吨,也是今年的新高,较2月24日分别上涨了8.595和1.604美元/吨。铁矿石发货量总体较低,海岬型运费上涨主要受船型间联动。当前巴西、澳大利亚铁矿石日发运量仍处于低位震荡中,海岬型运力供给相较巴拿马型更为宽松。但由于各船型间运费存在联动关系,海岬型船舶运价攀升。

  运价上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油价的上涨。原油价格从年初的77美元上涨到目前的120美元附近,上涨近60%。燃料油价格也才年初的2850元上涨到目前的4200元,上涨47%。虽然油价近期有所下降,但是整体价格中枢上升明显。

  我们具体拆解开铁矿价格,看看运价占多少比例。我们发现运价占矿价的比例从10%一路上升到20%左右。巴混粉的价格从1月1日的850元上涨到3月14日的985元,上涨135元。巴西-青岛的运价折合人民币从1月1日的139元上升到3月14日的196元,上涨57元。也就是说,一季度巴西粗粉价格的上涨,运费占了42.2%。如果从2月24日俄乌开战开始算,2月24日巴粗价格980元,到3月14日的985元只上涨5元。但是,同期运费从141.8元涨到196元,涨了52元。也就是说,俄乌开战以来,巴西粗粉扣除运价的实际价格其实下降了47元,运价对铁矿石价格的抬升作用可见一斑。

  展望第二季度,油价大概率保持在高位,并且随着第二季度澳巴铁矿石季节性发运量的回升,航运的供需偏好,运价也有基本面支撑。

  2.3 铁矿石第二季度展望

  第二季度铁矿石将走完钢厂的复产周期,迎来对需求成色的检验。

  钢厂在复产周期内,炉料补库需求较为刚性,短期内铁矿石易涨难跌。并且,第二季度预计铁矿石发运量季节性上升,供应趋势是偏宽松的。同时,通胀预期犹在,油价支撑运价,铁矿石也受部分通胀压力支撑。但在4月中下旬如果全国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工地全面复工后,市场将交易对需求成色的检验。但预计地产稳增长的政策难在短时间内生效,传导也需要时间,第二季度仍是地产不断探底、筑底的时间段,需求不容乐观。随着市场不断进入现实需求检验期,需求端利空的传来或为上涨添加阻力。总体来看,第二季度铁矿石仍以上涨为主,第二季度基本面偏宽松,并且受到需求成色的检验,上涨阻力不断加大。预计第二季度铁矿石仍以上涨为主,但是上涨的的动能是不断减弱的。预计走势是冲高、见顶震荡、回落为主。